已經習慣持倉總是慢慢悠悠的退2進3,并在每一次調整的階段反而創(chuàng)市值的新高,這種感覺很踏實。
【長線做成長,中線做逆向】---這就是以上結果的內在邏輯因素。
長線持倉,必然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,股票市值的變化大幅度的減少了偶然性因素,而直指“利潤可持續(xù)中高速增長”這一必然命題。因此,作為長線投資而言,把成長性的確定性放在首位,是很清晰的邏輯。而中線投資,未來幾年的利潤狀態(tài)其實并不關鍵,其走向更多的受到“市場預期慣性與企業(yè)實體走向背離”的影響,如果出現這種大的背離,并且中期技術面和博弈面也提供這方面的明顯證據,那么一個絕佳的中線買點就出現了。。。
就像這次在大跌前2天入手的中線股,其基本面特征典型的呈現“預期與實體”的背離,市場早已把它遺忘,且技術面的中期特點就是“下跌空間很有限,上漲空間較為吸引人”,機構持倉也呈現我最愛的持續(xù)、長期、大幅撤離。。。這幾乎是我每個中線股的標準模樣了,雖然不是什么動輒漲停的牛股,但是以很低風險實現個2,30%以上的收益,還是悠然自在的。
在投資里,比的不是動作的頻率,而是有效性。就像真正的格斗術總是簡單直接卻精準狠辣,只有花拳繡腿才需要無數POSE和上百招的對練。無機會的時候就等,等著對方出現破綻,并一擊必中。哪怕1年只做1,2次,每次把下跌風險控制在5%以內上漲潛力挖掘到25%以上,1年下來的有效性回報就是50%,雖不足以笑傲江湖,但總算也不愧對江東父老嘍
(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.COM)(責任編輯:張曉軒)